工具啦

首页> 宋词三百首>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陆游

宋词三百首工具简介

宋词三百首工具收录了宋词三百首全集,其中包含了宋词三百首的注释翻译文、评析等。唐诗、宋词、元曲各擅一代文学之胜,形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座高峰。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新体抒情诗,产生于唐,繁衍于五代,大盛于两宋。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 朝代:宋代
  • 作者:陆游
  • 全文: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 拼音:xuě xiǎo qīng jiā luàn qǐ. mèng yóu chù bù zhī hé dì. tiě qí wú shēng wàng shì shuǐ. xiǎng guān hé, yàn mén xī, qīng hǎi jì. shuì jiào hán dēng lǐ. lòu shēng duàn yuè xié chuāng zhǐ. zì xǔ fēng hóu zài wàn lǐ. yǒu shéi zhī, bìn suī cán, xīn wèi sǐ.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的注译文
  • 下过雪的清晨,有清幽笳声响起,梦中所游之地,不知道是什么地方。铁骑无声,望过去如水流淌一般绵延不绝。我猜想这样的关河,应该在雁门关西边,青海的边际。
    在寒灯照射下睡醒时,更漏声已经滴断了,月光斜斜透过窗纸。我自许可在万里之外的战场封侯,但有谁能知道呢?我鬓发虽残败灰白,可我(在战场杀敌立功报效祖国的)心却并未死去!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的注释
  • 1记梦:记录梦境;师伯浑,词人的朋友。

    2雪晓清笳乱起:大雪飘飞的清早笳声乱起。笳,古代军队中用的一种管乐器。

    3想关河:想必这样的边关河防。

    4雁门:雁门关,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北。

    5青海际:青海湖边。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6睡觉:睡醒。

    7漏声断:漏声尽。指夜深。漏,古代计时器。

    8自许句:自己许下诺言在万里疆场为国杀敌,建功立业。

    9残:此指头发脱落稀疏,意即年老。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的评析
  • 上片写的是梦境。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边塞风光画面:雪、笳、铁骑等都是特定的北方事物,放在秋声乱起和如水奔泻的动态中写,有力地把读者吸引到作者的词境里来。让读者一下子把联想融于作者的描绘之中。中间突出一句点明这是梦游所在。先说是迷离惝恍的梦,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然后才又进一步引出联想——是在梦中的联想;这样的关河,必然是雁门、青海一带了。这里,是单举两个地方以代表广阔的西北领土。但是,这样苍莽雄伟的关河当时落在谁的手里呢?那就不忍说了。那作者为何有这样的“梦游”呢?只因王师还未北定中原,收复故土。这压着作者的心病,迟迟未能解除。作者深厚的爱国感情,凝聚在短短的九个字中,给人以非恢复河山不可的激励,从而过渡到下片。

    下片写梦醒后的感想。首先描写了冷清孤寂的环境:漏尽更残,寒灯一点,西沉斜照的月色映在窗前。这样的环境,既和清笳乱起、铁骑似水的梦境相对照,又和作者从戎报国、封侯万里的雄心相映衬,使得全词增添了抑扬起伏的情致。梦境中军旅戎马生涯逼真,而现实中理想抱负却是一场幻梦。梦境何等的雄拔,现实却是何等的凄凉。梦内梦外的这种反差和错位,令人顿生英雄陌路之慨。虚实对比,形成巨大反差,凸现了词人的失落情怀。“有谁知”三字,照应“寄师伯浑”的题目,婉转地表示了把对方视为知己挚友的意思。篇末直抒感慨,身虽老而雄心仍在,于苍凉悲愤之中更见豪壮之气,从而振起全篇,激扬着高亢的情调。

    人老而心不死,自己虽然离开南郑前线回到后方,可是始终不忘要继续参加抗金事业。“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即使是死了,也念念不忘收复故土。如此爱国热情,是多么伟大!梦境和实感,上下片呵成一气,有机地融为一体,使五十七字中的笔调,具有壮阔的境界和教育人们为国献身的思想内涵。